「Bu Zhi DAO」團隊 Jacky Wang 拜會唐鳳部長逐字稿
-
-
Jacky Wang大家好,我是 Jacky,我講一下我的背景、我是誰、我在幹嘛,我是工程師背景,以前是在紐約的 Instagram 五年,兩年前離職,一年前開始做自己的新創,是一個語音平台,做動畫,可以想像是 web3 的 Netflix,co-founder 是台灣人,大概在今年年初有創辦一個 DAO,各位可能有聽過,叫做「Bu Zhi DAO」,然後我們年底要舉辦「Taipei Blockchain Week」,我自己是最近搬回台灣,也想要在台灣發展,或者參與一些 g0v 社群,希望可以聊聊之後,看有什麼方法可以合作跟交流,以上自我介紹。
-
-
莊盈志Jacky、部長,大家好,我是莊盈志,目前我處理有關數位部民主網絡司的業務,包含現在很多的國際合作、web3 跟 DAO 間相關的業務,基本上都是由民主網絡司這邊來擔任數位部對外的一些接洽窗口,包含 Jacky、社群朋友們及相關的想法都可以跟我討論。
-
-
-
唐鳳因為這個概念,在公部門來講,其實滿新的,我今天才剛從衛福部回來,他們請我去講的是關於所謂的多元宇宙科,衛福部部長致詞後特別留下來聽,因為他說之前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多元宇宙科,所以他有留下來聽我講完,很像有比較懂,我們講什麼「共同在場、攜碼互通」之類的,用完全不涉及隱私的 PETs,包括 Zero Knowledge 零知識的方式來對接服務,大家對這方面都非常好奇。
-
唐鳳在我講完之後,曲建仲老師接著演講,他有提到像詐騙、洗錢、恐怖份子的各種幣圈不好的應用,來提醒大家。監理機關也對這個題目很感興趣,因為不能總是說都管不到,所以現在我們是在促進的這一邊,但是我們也要跟金管會保持密切的聯繫,這是我們目前的實際狀況。
-
-
Jacky Wang我可以稍微介紹我們怎麼開始的,我們開始之後做了什麼,還有當初的理想是什麼、之後可以做什麼、想做什麼,我們當時是在一個 conference 開始的,當時我們有一群台灣人在研討會,大家彼此認識在不同的新創、builders、creaters 等等,那時覺得很多這種研討會都會去,但沒有一個組織把台灣人連結在一起,我們想說是不是可以用一個非營利組織,幫助在做 web3 的臺灣人串在一起,可以互相幫忙、支援,我們不限制台灣人,我們滿多是非臺灣人,只要是喜歡 web3、喜歡台灣的人都會對這個有興趣,我們有很多人可能是以前住在臺灣或是單純希望臺灣的外國人。
-
Jacky Wang我們有 6、7 成的人是在紐約、加州、日本、英國,也有 3、4 成的人在臺灣,希望可以創立社群,把這些喜歡臺灣、web3 的人連結在一起,那時候我們那想說要創什麼名字比較有趣,用「Bu Zhi DAO」覺得蠻好玩的,所以就用這個名字,我們之後就在不同的都市會辦一些社群、Meetup,我們希望可以把不同的資源將國際上的台灣人串聯在一起,本來年底台灣有個研討會,當時就想說太棒了,因為我們超喜歡的,如果台灣要辦這個研討會的話,我們希望可以創個 DAO,然後把資源放在一起,一起回來參加、支持,可以在各方面共襄盛舉,把這個資源放在一起,所以創立這個 DAO。
-
Jacky Wang後來大家知道研討會就取消,換到印度去,我們就覺得很可惜,大概是 6、7 月的時候,我們看到新加坡的「TOKEN2049」,那時候看到台灣沒有研討會,我們想說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來籌辦一個,所以就開始「Taipei Blockchain Week」。
-
Jacky Wang我們覺得「Taipei Blockchain Week」比較特別的是,那完全是社群,大家在上班之餘的時間出來一起來貢獻,我們 5、60 個自願者一起幫忙弄這個研討會,所以這個社群出發點的研討會,有點像是 g0v 一樣,社群大家一起出來幫忙。
-
Jacky Wang我們研討會最大的想法就是橋樑,不管是台灣的華僑或者是社群,如何把這些資源搭起橋梁,不管是台灣跟國際,還有 web2 跟 web3,更重要的是,政府跟民間團體的橋梁,把這個橋梁建立起來,讓臺灣在 web 3 在國際上可以發出很多聲音被看到,不知道目前這樣開始,從那個時候開始到現在辦研討會,辦完之後也可以做很多不同的事情,目前是這樣的規劃。
-
Jacky Wang我們的 vision 就是喜歡台灣、web3 的人搭在一起,一起茁壯臺灣 web3 的生態系,因此希望可以跟 moda 交流,看看有什麼樣的價值可以做,然後有什麼是政府跟民間可以一起合作的。
-
-
-
-
莊盈志剛剛 Jacky 有在講,他們想要當橋梁的角色,其實在 moda 中,我的角色有一點雷同,不管是社群或者其他的組織,跟政府間大家針對所要達成的任務或雙邊有不同的想法、資源,我這邊其實有一點類似 merge 彼此間的需求跟差異點,讓雙方都可以達成他們所想要的目標。
-
莊盈志我們這邊會很密切跟其他的社群組織,其實我們都必須跟他們有很多的互動,所以這也是我們未來民主網絡司很重要的部分,我不認為是工作項目,而是一個運行方法,也就是我們的角色會定位在整個政府、民間與國際組織間彼此的一些合作與串聯,這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
張永青剛好最近有一些公民團體開始跟我們聯繫,這幾天也有會議。這是很好的事,民主網絡司有很重要的工作是除了跟社群溝通聯絡之外,也就是把一些未來發展的機制訂出來,這可能會跟很多社群的朋友討論,等於這個機制是受到無論公民團體等等,也許不一定滿意,但是至少一定程度會把機制建立起來,這是近期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進行,也希望可以跟您有一些後續的合作與討論。
-
-
莊盈志比如我們最近在談 Public code 的這件事,包含 GDS 等等,我們會選五個標的來作示範,我們會需要一個場域,這個場域就是把轉譯的結果之後在這個場域來實作,實做出來的結果不是在這個場域做完就結束,一定會有後續的延伸、擴散,乃至於雖然我們挑了這五個的示範點,但是後續一定會有民間朋友或者政府機關們覺得所需要的,我們就會透過社群,包含 g0v 等等的朋友們一起來討論,除了這五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單位……
-
-
莊盈志當然更適合的可以放在這個場域裡面。乃至於放進來的時候,其實 forms 或者是 notify,因為那其實已經是比較大包的程式,我甚至希望可以把裡面的東西模組化,因為我學資訊之前學硬體,我們有很多 chip,其實不需要告訴我們晶片當中的邏輯如何設計,但是那告訴我一件事,像這個晶片有八支腳,每支腳的作用,像我 in put 跟 out put 什麼,只要把這個訂出來就好。
-
莊盈志以 notify 為例,可能有 10 幾、20 個模組化,我們把它模組化之後,也許透過這些模組化之後的一些 list,更有創意的朋友,可以把這些模組化抽離出來組合,也就是組合成自己想要的東西。
-
莊盈志因為 notify 或者是 form 來講,可能是 by UK 政府客製的,但是回到臺灣來講,流程可能會不一樣,所以我變成沒有辦法直接拿過來用,一定必須抽離,抽離之後才有可能有更大的應用,這是現在處理 Open source 或者是 Public code 朝這個方向來處理。
-
唐鳳我們這邊講 Public code 的意思其實跟裡面的是很像的,我們拋棄掉著作權,沒有著作權,也不一定是我們寫的,是別人拋棄掉著作財產權,但是我們的承諾是,我們會導入我們的公務流程裡面,而且在導入工作流程的同時,我們有什麼客製化的部分,可以用組合的方式可以再次釋放出來,這跟組合式的 Public code 其實是很像的,只是到技術上因為要每個人分散帳本,自己的電腦裡跑不得不 Public code,但是理論上很難組合語言拆開,但我們盡量不要這樣做,Jacky 可以理解嗎?
-
-
-
Jacky Wang我覺得年底有很多活動,有「Taipei Blockchain Week」、「NFT Taipei」等等,有很多不同的活動,空前盛事對臺灣的區塊鏈是很棒的,如果 moda 有意願可以來,不管是 panel 或者 keynote 來講關於 moda 的願景,可以讓聽眾知道政府在 web3 也是非常有幫助,如何把不同的資源串起來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同仁也可以來,我們可以安排剛剛說 Public code 討論,我自己覺得很有趣。
-
-
-
-
-
-
-
-
-
-
-
Jacky Wang其實不只是這個研討會,因為研討會是一個開始,想問問看以後是不是有什麼建議,不管是對「Bu Zhi DAO」或者是對於台灣在 web3 生態系有什麼我們可以帶來比較特別的價值,或者是之後的發展,因為哪一些優勢的地方、可以往什麼方向發展,又可以有什麼地方跟 moda 想要做的事情,不管是剛剛所說的不同場域去嘗試不同的事情,又或者是連結社群的方法可以下一步往前走?
-
唐鳳我先幫呂署長講一下,邀請你們參加 [「公益創新,徵案 100」] 這個活動,概念是像是影響力憑證這一類,並不是剝削個資的,跟數據交換有關,可以跨境解決問題,不是只解決台灣問題,所以你人在台灣,還是可以幫助其他國家的。
-
-
-
莊盈志剛剛永青有提到機制的事,以民主司來講,我們想要規劃的是包含 Open source、Public code、web3 的推展藍圖,對我來講,我需要很多的討論,不可能民主司一天到晚自己關在一起討論,這不可能、也不太民主,因爲前幾天我們跟其他不同的社群有在討論,我們每個月會找大家小聚一下,也就是對未來包含 web3 推展的藍圖,也就是到底怎麼推,社群這邊可以怎麼樣的幫助,可以怎麼樣一起互動,我們會透過這樣子,每個月定期小聚,然後把整個推展的藍圖架構出來。
-
莊盈志架構出來的東西,代表 moda 跟社群兩邊對這種方式都有一定的共識在,這樣的共識出來之後,也許在明年 Q2,就可以把整個藍圖對外揭露,後續就照著藍圖一步步往下執行,如果您有興趣的話,我們也可以多次參與這樣的討論,把架構釐清一下,我說真的,我沒有錢,我頂多只能說買飲料(笑)。
-
-
-
-
-
-
唐鳳我不是有寫一本書嗎?就看那本書,我們 moda 的組織架構,為何會出現「民主網絡」等等的字,全部都是那本書的概念來的,否則也不會有「多元創新司」跟「多元宇宙科」的名字,那些概念是我本來不知道會接部長時,大概在農曆年左右跟 Glen Weyl 討論出來的概念。本來想說專心寫書,但是農曆年一過完之後,數位部的組織架構就交到我手上,但我手上也沒有別的藍圖,只有那本書,我就開了 Heptabase,分享那本書的知識圖譜,後來就變成許多司跟科的名字,所以就是回到那本書的概念。
-
-
-
-
-
-
唐鳳那就保持聯絡,正華那邊,你聽了他的分享,特別是跨境的公益創新部分,想到不是在研究中,而是兩年之內就可以準備好一些 web3 工具的話,這是非常好的機會,讓大家看到真的有公益目的,並不只是炒作而已,那就先這樣,謝謝。
-
發布單位:數位發展部
建立日期:2022-12-06
更新日期: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