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險網頁
🤖已於本週發現 423 個詐騙網站,呼籲民眾購物時多加查驗,防範詐騙陷阱💣
在 11 月 1 日至 11 月 7 日之間,電商暨高風險網頁聯防通報平臺發現多個可疑網域,攻擊手法包括仿冒近似品牌網址、以非實拍的迷因或 AI 圖片包裝商品,以及提供免登入的假訂單顯示來營造真實感,目的為騙取帳密與支付資訊。平臺已通報TWNIC幫忙攔截,建議消費者上網購物前先確認網站可信度,避免損失。🦾🔏
🕵️細節藏陷阱,別讓大意成破口🕸️
🔑仿冒品牌網址混淆視覺,讓人誤以為是官方網站
🔑使用迷因或 AI 生成圖片,偽裝不實商品內容
🔑假借「免登入查詢訂單」,營造網站真實感
🧐查證再行動,安全更有保障🛒
🛠️易混淆的仿冒網址:詐騙者會註冊與知名品牌極為相似的域名或在子域名上做文章,透過小字母、替代字元或額外段落迷惑使用者。外觀與 logo 看起來像,但網址細節不同,點進去輸入資料就可能被竊取。上網前務必比對網址完整性(含 https 與網域名稱),不要只看頁面外觀判斷真偽。
🛠️非實物的商品圖像(迷因/AI):部分賣場以迷因、合成或 AI 生成的圖片替代實拍圖,吸引點擊卻與實際商品不符。圖片看似吸睛,實際無真實商品或品質保證,容易造成誤購或退貨困難。遇到過度理想化或模糊的圖片,應要求實際商品照或聯絡客服確認細節。
🛠️免登入的假訂單顯示:詐騙網站會提供「無需登入即可查詢訂單」或動態顯示假訂單的功能,營造網站在運作中的假象,讓消費者降低警覺並匆忙付款。真實平台通常會有訂單編號、確認郵件與可追溯的交易憑證;若沒有明確驗證機制,應提高警戒並暫停交易。
網購小提醒:留意近似品牌網址、AI/迷因假圖與標榜「免登入查單」的假象。下單前務必查證賣家並留存交易憑證。#網購安全 #防詐騙 #資訊安全 #聰明消費
🤖本週阻攔到 368 個可疑網站,提醒大家購物前多留意網站真實性,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在 10 月 25 日至 10 月 31 日間,電商暨高風險網頁聯防通報平臺偵測到多個可疑網站,這些網站僅提供電子信箱或 LINE 客服、下單流程過於簡化且資訊亂填也能完成訂單,有些商品頁只能在手機開啟、電腦顯示不同內容,試圖騙取帳號與付款資訊。平臺已通報TWNIC協助阻攔阻擋,提醒民眾上網購物前務必確認網站可靠性,以保障個資與荷包安全。🦾🔏
🕵️細節裡常藏著陷阱,別讓小疏忽成為破口🕸️
🔑聯絡方式僅提供電子信箱或 LINE 客服,缺乏完整管道
🔑下單流程過於簡化,隨意填寫資料也能完成訂單
🔑商品頁僅能在手機開啟,電腦顯示內容不同,需提高警覺
🧐確認真偽再行動,就能避開詐騙風險🛒
🛠️聯絡方式可疑:該類網站僅提供電子信箱或 LINE 客服,缺乏電話、實體地址與公司登記資訊,事後追索時往往無從下手。客服回應曖昧、不回覆或用固定範本回應,都可能是詐騙前兆;若要求私下匯款或只接受無保障的支付方式,風險更高。
🛠️下單流程異常:流程過度簡化、允許亂填資料就完成訂單,代表網站未做基本交易驗證(如身分、訂單確認、發票或收據)。沒有訂單編號、確認信或付款憑證時,交易權益難以保障;同時也可能是蒐集個資或洗資料的手法。
🛠️手機專屬頁面:只能在手機完整瀏覽、電腦卻顯示不同內容或錯誤頁面,常見於刻意隱藏真實資訊或針對行動裝置投放惡意程式。頁面在不同裝置顯示不一、用戶體驗刻意被簡化,都是高度可疑的跡象。
下單前建議簡單三步檢查:確認業者資訊、驗證交易憑證、比對評價與通報紀錄。#網路購物 #下單須謹慎 #預防詐騙 #避免衝動網購
🚨本週已攔截 169 個疑似詐騙網站,提醒大家網購時提高警覺、謹慎查驗來源!🥊
在 10 月 18 日至 10 月 24 日之間,電商暨高風險網頁聯防通報平臺偵測多個詐騙網站,有人假冒官方頁面騙取帳號或付款資訊,也有混用簡體字與中國用語的假購物平台,以混淆消費者判斷;另有網站假借名人代言或冒用品牌販售仿冒品。平臺已聯絡TWNIC協助阻攔,提醒民眾網購前務必核實網站可靠性,確保個人資料與財務安全。🔒💳
🔔小細節可能藏有風險,記得守護個資與荷包🎭
🧨假冒官方頁面誘導輸入帳號、密碼或付款資訊
🧨混用簡體字與中國用語以混淆視聽的假購物平台
🧨假借名人代言與冒用品牌販售仿冒品
⛑️遭遇可疑狀況,先查證真偽再行動🧶
🧵假冒官方網站詐騙:詐騙者常利用與官方極為相似的網站外觀,誘導民眾輸入帳號、密碼或付款資訊。這類網站可能複製品牌頁面、偽造登入介面,一旦輸入資料便可能遭竊取,導致帳號被盜或金錢損失。
🧵混用簡體字與中國用語的假購物網:有些詐騙網站會混用簡體字、簡轉繁錯字或中國用語,讓消費者誤以為是跨境平台或官方授權通路。實際上,這是混淆視聽的手法之一,購物前可多檢查網站語言與客服資訊是否合理。
🧵假借名人與品牌名義販售仿冒品:詐騙集團常假借名人代言或冒用知名品牌名稱,設立假網頁販售仿冒商品。這些網站價格異常低廉、圖片浮誇不實,消費者應提高警覺,確認是否為品牌官方授權通路。
網購前多加查證,遠離三大常見詐騙手法:假冒官方頁面誘導輸入帳號、密碼或付款資訊、混用簡體字與中國用語混淆視聽的假購物平台、假借名人代言與冒用品牌販售仿冒品。#網購安全 #個資保護 #安全購物 #防詐騙
🚨本週偵測到 210 個可疑網站,提醒大家購物時務必保持警覺!🥊
在 10 月 11 日至 10 月 17 日間,電商暨高風險網頁聯防通報平臺發現多個可疑網站,部分網站透過有人假借宗教名義販售未授權商品,也有簡陋一頁式網站以低價誘人衝動下單,或透過假訂單與動態資訊營造熱銷假象進行詐騙。平臺已聯絡TWNIC協助封鎖,提醒消費者在網購前務必確認網站真實性,以保障個人資訊與荷包安全。🔒💳
🔔細節暗藏風險,務必保護好個人資訊與財務安全🎭
🧨假借宗教名義包裝商品,誤導信眾購買未授權產品
🧨架設簡陋一頁式網站,以誇張低價吸引衝動下單
🧨假造訂單通知與動態資訊,營造熱銷搶購假象
⛑️發現可疑與異常,先核實真偽再進行操作🧶
🧵假宗教名義販售未授權商品:部分不法業者假借宗教名號,聲稱商品經宗教團體或信仰代表背書,實際上並未取得任何授權。他們利用信仰帶來的信任感包裝商品,讓消費者誤以為購買行為具有宗教意義或神聖加持,實際上只是商業詐騙手法的一環。
🧵簡陋一頁式網站以低價誘購:詐騙網站常以設計粗糙的一頁式頁面呈現,搭配誇大宣傳語與明顯低於市場行情的價格,吸引用戶衝動購買。這類網站多半缺乏公司登記資料、退換貨政策與安全支付機制,甚至無客服管道,消費者一旦付款往往難以追蹤或申訴,造成金錢損失。
🧵假訂單動態製造搶購假象:不法分子透過虛構的訂單通知或假銷售數據,讓畫面不斷跳出「有人剛下單」或「只剩最後幾件」的提示,營造熱銷與時間壓力。這種心理操控讓人誤以為商品極受歡迎而急著下單,但實際上整個銷售流程可能都是造假,用來誤導消費者的精心設計。
網購前務必查證,避免三種常見詐騙:假借宗教名義販售未授權商品、架設簡陋一頁式網站以低價吸引衝動下單、假造訂單通知與動態資訊營造熱銷假象。#警覺心 #網路購物 #消費警示 #網購詐騙
🚨詐騙網站活動頻繁,本週已有 110 個可疑網站遭封鎖,提醒大家上網務必提高警覺!🥊
在 10 月 4 日至 10 月 10 日期間,電商暨高風險網頁聯防通報平臺偵測多個詐騙網站,部分網站以頁面限時倒數設計造假,聯絡方式單一又模糊,價格異常低到離譜等手法進行詐騙。平臺已聯繫TWNIC協助阻攔,提醒使用者在網購前務必仔細核對網站真偽,保護個人資料與財務安全。🔒💳
🔔留意每個細節,守住你的資料與荷包安全🎭
🧨限時倒數可能是陷阱,別讓假優惠催促你的決定
🧨聯絡方式單一又模糊,背後可能藏著風險陷阱
🧨價格異常低到離譜,是詐騙與假貨最常見的誘餌
⛑️一點異常都別忽略,遇到可疑訊息先查證再行動🧶
🧵限時倒數藏陷阱:有些網站會利用「限時倒數」製造搶購壓力,讓人誤以為優惠即將結束而匆忙下單,但這類倒數往往只是行銷手法或人為設計的假象。購物前別被時間催促,花點時間查證網站真偽,才能避免落入詐騙陷阱、守住荷包安全。
🧵聯絡方式單一:若網購賣家只提供 Email 或 LINE 客服、沒有公司地址、負責人姓名或電話聯繫方式,通常代表對方不願留下真實身分。一旦出問題,消費者很難追查來源,也無法保障自身權益。
🧵價格異常要提高警覺:若發現商品價格比市價便宜太多,或用「限時優惠」「清倉大降價」吸引下單,往往是詐騙誘餌。常見手法包括要求先匯款、誘導提供個資、或寄出假貨、空包裹。
網購前務必查證,避免三種詐騙:限時倒數陷阱、聯絡方式單一模糊、價格低到離譜,保護個人資料與財產安全!🚦#網購安全 #詐騙防範 #個資保護 #警覺心
🚨警訊通知!本週已成功阻攔 271 個可疑網站,請大家提高警覺!🥊
在 9 月 20 日至 9 月 26 日間,電商暨高風險網頁聯防通報平臺發現多起可疑網站,這些網站僅能用手機開啟,電腦版則顯示不同頁面,商品圖片常為迷因或 AI 生成圖,與實際商品無關,下單流程過於簡單,即使隨意填寫資料也能完成訂單。這些手法可能導致個資外洩或財務損失。平臺已通知TWNIC協助阻攔,提醒民眾網購前務必確認網站真偽,保護個人資訊與財務安全。🔒💳
🔔留意細節,守護個資與財務🎭
🧨僅能用手機開啟商品網站,電腦顯示不同頁面
🧨商品圖片為迷因或 AI 生成圖,與商品內容不相關
🧨下單流程過於簡化,資訊亂填也可以下單
⛑️小地方藏端倪,識破詐騙🧶
🧵手機限定的可疑網站:有些詐騙網站只允許用手機瀏覽,當你用電腦打開時,頁面會自動跳轉到看似正常的購物網站,掩蓋其真正意圖。這是詐騙集團刻意降低被檢舉或追查的手段,遇到這種情況務必提高警覺,不要隨意輸入個資或進行交易。
🧵假圖誤導的購物陷阱:網站上的商品圖片也可能存在陷阱,常見情況包括 AI 生成的假圖、迷因梗圖,或是過度完美但缺乏真實感的照片。這類圖片的目的是吸引消費者下單,但實際上可能根本沒有真實商品。遇到看起來與商品名稱不相符的商品圖片時,務必要保持懷疑態度。
🧵無驗證的可疑下單流程:有些網站的下單流程過於簡單,甚至填寫錯誤資料也能完成訂單,缺乏任何驗證機制。這通常代表網站並非合法電商,而是利用簡單流程快速取得你的金流或個人資訊。遇到這種狀況,應立即停止操作並提高警覺。
網購前請多查證,避免只在手機開啟、商品為迷因或 AI 圖且下單流程過度簡化的可疑網站,以保護個資與財產安全!🚦#可疑網站 #假圖警示 #下單小心 #網購陷阱🚨最新提醒!本週已攔截 143 個疑似詐騙網站,請保持警惕!🥊
9 月 13 日至 9 月 19 日間,電商暨高風險網頁聯防通報平臺發現多起可疑詐騙網站,疑似利用「限時優惠」或「倒數限量」製造緊迫感,並盜用知名品牌 LOGO 與圖片假裝官方網站,甚至使用與品牌極為相似的網址混淆視覺,誘騙消費者下單,恐造成個資與金錢損害。平臺已通知TWNIC協助攔截,再次提醒民眾購物前先確認網站真偽,守護個資與荷包安全。🔒💳
🔔留意細微破綻,保護個資與荷包🎭
🧨利用「限時優惠」或「限量倒數」製造緊迫感
🧨盜用知名品牌 LOGO與圖片,偽裝成官方網站
🧨使用與品牌極為相似的網址混淆視覺
⛑️小細節藏玄機,識破詐騙不上當🧶
🧵限時限量倒數催促:詐騙網站常以倒數計時、限時特賣、庫存僅剩幾件等訊息,刺激消費者立即下單。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倒數在重新整理網頁後會重新開始,完全不是真實的庫存狀態,目的是讓人失去判斷、衝動購買。
🧵冒用知名LOGO:不法業者會直接複製品牌的標誌、商品圖或整個版型,讓假網站看起來和正版一模一樣。若不仔細檢查,很容易誤以為是官方網站下單,結果買到劣質仿冒品或根本收不到商品。
🧵網址使用相似字元:詐騙網站會刻意將網址設計成與真實品牌相似,例如用數字「0」取代字母「O」、或多加一個符號或字母,讓人一時疏忽就誤點。購物前務必仔細比對網址拼字,避免進入仿冒網站。
購物前請多查核,避免落入陷阱,守護個資與財產安全!🚦#限時陷阱 #假冒品牌 #可疑網址 #保障消費權益
🚨最新警訊!本週已攔截 121 個可疑網站,請提高警覺!🥊
9 月 6 日至 9 月 12 日期間,電商聯防平台偵測到多起疑似詐騙網站,操作手法包含假借名人代言販售仿品、混用簡體字混淆視聽,以及偽冒名人帳號誘導加入 LINE 詐騙,恐造成個資外洩與金錢損失。平台已通報 TWNIC協助阻擋,提醒大家購物前務必查核網站真偽,保障財產與資訊安全。🔒💳
🔔識破細節漏洞,守住財產與隱私🎭🧨假借名人代言、冒用正版品牌販售仿冒品
🧨詐騙網站混用簡體字與中國用語混淆視聽
🧨偽冒名人帳號主動聯繫,引導加入LINE詐騙
⛑️詐騙的線索,隱藏在忽略的小地方🧶
🧵假名人背書賣假貨:詐騙集團經常盜用名人照片、影片或廣告台詞,製造「名人推薦」的假象,吸引民眾下單。也可能直接使用知名品牌名稱或商標,但售出的卻是品質低劣、甚至危害健康的仿冒商品。這類手法不僅造成財務損失,也可能影響消費者的安全。
🧵混用簡體字或中國用語:部分詐騙網站刻意使用簡體字或中國地區常見詞彙,企圖降低警覺或假冒海外合法電商。若付款後無法取得商品,消費者往往求助無門,也增加跨境追查的困難。
🧵假名人私訊加LINE:詐騙分子會在社群平台或廣告留言中主動聯繫,假裝是名人、客服或品牌代表,邀請民眾加入LINE帳號進行「客服諮詢」、「抽獎」或「投資機會」。一旦加入,便會要求轉帳、提供個資或點擊不明連結,造成金錢與個資雙重風險。
詐騙集團假借名人代言、冒用品牌販售仿品,或在網站混用簡體字混淆視聽,甚至偽冒名人帳號引導加入 LINE 詐騙群組。提高警覺、查核來源,才能守住個資與財產!🚦#假名人代言 #簡體字混用 #LINE詐騙 #保護消費權益🚨警訊!這週已出現 176 個可疑網站,千萬別大意!🥊
在 8 月 30 日至 9 月 5 日期間,電商聯防平台發現多起疑似詐騙網站案例。這些詐騙手法包含假冒官方網站誘騙輸入帳密或付款資訊、偽裝社群軟體 APP 竊取個資,以及偽造支付頁面騙取金流帳號,恐導致資安漏洞與財務損失。目前平台已通報 TWNIC 進行攔截,並再次提醒民眾務必謹慎查核來源,以守護個資與財產安全。🔒💳
🔔保持警覺,才能守住財產與個人資料🎭
🧨假冒官方網站,誘導輸入帳號密碼或付款資訊
🧨偽裝成社群軟體的非官方 APP,暗藏惡意程式竊取資料
🧨偽冒第三方支付頁面,騙取信用卡與金流帳號資訊
⛑️留意細節,才能守護安全🧶
🧵假冒官方網站行騙:詐騙集團會建立外觀幾乎一模一樣的「假官方網站」,從網址到版面都刻意模仿,讓民眾誤以為是真實網站。一旦輸入帳號密碼或信用卡資料,就可能被竊取個資與金錢。
🧵偽裝成社群軟體的非官方 APP:他們會透過陌生連結或非官方商店,提供看似熟悉的通訊或社群 APP。這些假 APP 可能暗藏惡意程式,安裝後就能監控使用者行為,甚至盜取帳號、密碼與手機內的資料。使用網站或下載 APP 前,一定要確認網址與來源是否正確,務必選擇官方管道。
🧵假冒第三方支付網站:不法人士會設計與常見金流介面幾乎相同的網頁,誘使使用者輸入信用卡或支付帳號資訊。這類假頁面往往伴隨「限時付款」等字眼,製造緊迫感,讓人來不及查證就受騙。
假冒官方網站誘導輸入帳號密碼或付款資訊、偽裝成社群軟體的非官方 APP 暗藏惡意程式、甚至假冒第三方支付頁面騙取金流資訊,網路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多一分警覺,就少一分損失!🚦#假網站陷阱 #惡意APP #假支付頁面 #保護消費權益
🚨提醒!本週通報 156 個可疑網站,務必提高警覺,避免受騙!🥊
在 8 月 23 日至 8 月 29 日間,電商聯防平台偵測到疑似詐騙網站,透過架設簡陋一頁式網站行騙,並假借宗教名號販售未授權商品,甚至刻意放上「澄清聲明」掩飾詐騙本質,恐造成資安漏洞與財務損失。平台已通報 TWNIC 攔截,請務必小心查證來源,保護個資與財產。👛
🔔警覺是守護你財產和資料的最佳盾牌🎭🧨打著宗教代言的名號,販售未經授權的商品
🧨不法分子架設簡陋的一頁式網站,以低價吸引消費者下單
🧨網頁刻意放上「澄清聲明」,假裝是正派經營,實為詐騙陷阱 ⛑️多一分留意,多一層防護🧶
🧵假借宗教名號販售未授權商品:冒用宗教或公益團體的名號,營造出獲得庇佑或取得官方授權的假象,再藉此販售未授權或來路不明的商品。這種手法容易博取信任,讓民眾誤以為真實可靠,提高受騙可能。
🧵架設簡陋一頁式網站行騙:不法分子快速建立設計粗糙的單頁網站,以超低價格或限時優惠吸引民眾下單,藉此竊取金錢與個資。
🧵網頁放「澄清聲明」掩飾詐騙本質:部分網站刻意放上「我們不是詐騙」或「澄清公告」,營造可信形象,實際上仍是陷阱。
架設簡陋一頁式網站行騙、假借宗教名號販售未授權商品,甚至在頁面放上「澄清聲明」來掩飾詐騙本質,網路購物多停看聽,查證來源才能守住荷包與權益!🚦#假宗教名義 #一頁式詐騙 #澄清聲明陷阱 #保護消費權益🚨警報!這週出現 105 個可疑網站,請大家提高警覺,別讓詐騙有任何可乘之機!🥊
在 8 月 16 日至 8 月 22 日期間,電商聯防平台接獲通報出現疑似詐騙網站,利用假冒活動或投票入口竊取帳號密碼,並以無需登入即可查詢訂單、動態展示假訂單等手法製造真實感與緊迫氛圍,可能導致資安漏洞及財務損失風險。平台已通報 TWNIC 阻擋,並提醒大家留意來源,守護個資與財產安全。👛
🔔警覺心是守護財產與個人資料的第一道防線🎭
🧨假冒活動或投票入口,竊取帳號密碼
🧨無需登入即可查詢訂單,製造「真實感」
🧨動態展示假訂單資訊,營造緊迫氛圍
⛑️多一分小心,讓個資和荷包都多一層保護🧶
🧵偽冒「官方活動」降低戒心:詐騙網站經常假冒「官方活動」,像是品牌投票、滿意度調查或限時抽獎,藉此降低民眾戒心。這些頁面往往設計得和真正的官方網站幾乎一樣,讓人誤以為是延伸服務。事實上,它們都是釣魚陷阱,目的就是竊取您的帳號與密碼。
🧵「低門檻查詢」製造真實性:詐騙網站允許使用手機號碼、收件人姓名就能查詢訂單,甚至不需任何驗證。這種「過度方便」的功能,讓受害者誤以為訂單真的存在,進而相信後續通知或繳費指示。
🧵「假動態資訊」製造緊迫感:頁面會自動生成或滾動顯示其他「消費者的訂單紀錄」、「待付款通知」或「配送異常提醒」。這些假訊息增加可信度,並利用「訂單異常」、「急需付款」等情境,誘使用戶立刻點擊連結或進行金流操作。
假冒活動或投票入口竊取帳號、無需登入即可查詢訂單製造真實感,甚至動態顯示假訂單營造緊迫氛圍,遇到可疑網站務必先查證,保障自身權益!🚦#帳號竊取 #假訂單陷阱 #提高警覺 #保護消費權益
🧭本週監測到 156 個可疑網站,提醒大家保持警覺,避免給詐騙留下任何機會!⚠️
8 月 9 日至 8 月 15 日,電商聯防平台接獲通報,近期有疑似詐騙購物網站,以假冒「經濟部商業司」名義、捏造前後矛盾的鑑賞期資訊,以及僅提供海外地址與電話等手法行騙,恐造成資安與財損風險。平台已通知 TWNIC 協助阻擋,並提醒民眾查證來源,避免個資外洩與金錢損失。💰
🧠守護財產與個資,警覺心是第一道防線📉
🔸不法分子假借「經濟部商業司」名義行騙
🔸網站標示的鑑賞期資訊前後矛盾
🔸聯絡方式僅有海外地址海外電話
🧷謹慎選擇購物平台,守護消費安全🧩
🏷️假冒政府機關名義:詐騙集團曾冒稱「經濟部商業司」,利用官方機關名稱製造信任感,誘導民眾誤信網站或訊息,但實際上該單位已更名為「經濟部商業發展署」。
🏷️資訊內容前後不一致:商品標示前段聲稱享有「15天鑑賞期」,後段卻改為「7天鑑賞期」,此類不一致訊息通常是詐騙訊號,顯示網站缺乏正規商家應有的透明度。
🏷️聯絡方式存疑:僅提供海外地址與電話,缺乏合法商家應有的基本資訊,難以追蹤或確認合法性,若出現糾紛更無法維權。
假冒政府名義、鑑賞期資訊矛盾、僅留海外聯絡方式都要警惕!有疑慮先查證,保障自身權益!💡#假政府名義詐騙 #鑑賞期陷阱 #海外聯絡可疑 #保護消費權益
🧭本週已發現 83 個疑似詐騙網站,請提高警覺,別讓詐騙有機可乘!⚠️
在 7 月 26 日至 8 月 1 日之間,電商聯防平台收到相關通報,近期出現疑似詐騙購物網,販售來源不明藥品、使用中國用語與計量單位,僅提供 LINE 聯絡方式,恐有資安與財損風險,請提高警覺。平台已通報 TWNIC協助阻擋可疑網站,提醒大家多加留意、確認資訊來源,以防財務損失與個資外洩。💰
🧠保護財產與隱私,從警覺開始📉
🔸藥品若未經合法管道販售,涉及風險不可輕忽
🔸商品內容使用中國用語或中國計量單位
🔸聯絡方式僅提供 LINE 客服
🧷注意網路購物陷阱,保障自身權益與健康🧩
🏷️非法販售藥品風險高:根據現行法規,藥品須經主管機關核准才可販售。擅自在網路上販賣或購買來源不明的藥品,除了違法,還可能帶來健康風險。請務必透過合格藥局或合法電商平台購藥,確保用藥安全、避免觸法!
🏷️商品標示用語有疑慮:有些聲稱為「台灣賣家」的網路店家,其商品介紹卻出現中國用語或計量單位(如「斤」、「片裝」等),顯示來源可疑,需多加留意。
🏷️聯絡方式不透明:若網購平台僅提供 LINE 客服,卻無公司名稱、地址或統一編號等基本資訊,且客服名稱與頭像不符合法電商常規,極可能為不法網站,請勿輕信下單,以免受騙。
出現中國用語、只留 LINE 聯絡、販售來路不明藥品都要當心!有疑慮先查證,保護自己最重要!💡#來路不明藥品 #中國用語陷阱 #LINE詐騙客服 #保護消費權益從自己做起
🧭本週發現 326 個疑似詐騙網站,提醒您提高警覺,小心查證,別讓詐騙有機可乘!⚠️
在 7 月 26 日至 8 月 1 日期間,電商聯防平台接獲通報,近期有不法人士假冒貨運平台藉故索取帳密、假冒律師網站誘導諮詢套取個資,或冒用知名公司品牌設立釣魚購物網,誘導民眾操作轉帳或輸入個資,導致財損與資料外洩。平台已通報 TWNIC 協助封鎖可疑網站,提醒大家提高警覺、查證來源,守住荷包與資訊安全。💰
🧠保持警覺,才能守住財產與隱私📉
🔸假冒貨運平台,騙取個資與帳戶
🔸偽冒律師事務所,引導諮詢落入陷阱
🔸冒用公司名號,設立虛假平台進行詐騙交易
🧷別忽略任何細節,那可能正是詐騙的破口🧩
🏷️假冒貨運平台:詐騙集團假冒物流業者,透過簡訊通知「包裹異常」、「地址錯誤」、「需補運費」等理由,誘導點擊連結並填寫個資、信用卡資料或下載惡意 App,導致帳戶遭盜用。提醒:物流公司不會要求透過連結補款或提供密碼資訊!
🏷️偽冒律師事務所:詐騙者假借律師事務所名義,聲稱可協助處理「詐騙受害求償」,實際透過偽造網站讓受害者主動留言、填表或聯繫客服,趁機套取個資或進一步誘導付款,形成隱蔽的二次詐騙。
🏷️冒用品牌名義購物詐騙:不肖業者盜用公司名稱與素材,製作虛構的企業網頁誘導民眾操作。網站不僅看似真實,還能直接下單付款,一旦操作,就可能陷入詐騙圈套!
不輕信來歷不明的訊息與連結、不提供個資、帳密或 OTP 驗證碼。有疑慮時,先查證再回應。💡#假冒貨運平台 #假律師網站 #山寨網站陷阱 #保護消費權益從自己做起
🧭本週已偵測到 98 個可疑網站,請提高警覺,避免受騙!⚠️
7 月 19 日至 7 月 25 日間,電商聯防平台接獲通報指出,不肖人士假冒銀行或金融單位,並利用誇張的價格差異、標榜「唯一官方認證」等手法,引誘消費者下單,進而造成財損或個資外洩。平台已通報 TWNIC協助封鎖相關可疑網站,提醒大家,面對來路不明的優惠資訊,務必提高警覺、查驗網站來源,才能降低風險,守住您的金錢與隱私安全。💰
🧠看清破綻,守住荷包與個資📉
🔸假冒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進行身分驗證或異常通知
🔸以誇張價格差異吸引注意,實為詐騙誘餌
🔸宣稱擁有唯一官方認證,混淆視聽製造信任感
🧷細微之處,往往藏有詐騙線索🧩
🏷️假冒銀行或金融單位名義:以「帳號異常」「需要驗證」等理由,誘導您點擊連結或提供個資,甚至要求操作ATM或網銀。
🏷️過於誇張的價格落差:超低價名牌商品、優惠限時搶購、低於市場販售價格──價格好得不合理,很可能是假網站或詐騙社團。
🏷️宣稱獲得官方唯一認證:標榜「Facebook/IG 官方唯一授權帳號」「唯一正品代理」等說法,常用來混淆視聽、博取信任。
冒用銀行名義驗證身分、誇張價格吸引下單、宣稱唯一官方認證混淆視聽,都是常見詐騙手法。下單前請多查證,守護您的資金與個資安全💡#假冒金融單位 #誇張價格誘騙 #假認證陷阱 #購物前多確認 #守護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