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啟航
數位發展部登上科普列車 用基礎通訊實作啟蒙孩子的數位素養
「2025年臺灣科普環島列車」今(20)日鳴笛啟程,載著滿滿的科學驚奇與學習熱情,自台北出發環繞全臺。為期6天的旅程將停靠28個火車站點,把豐富的科普教育資源傳遞給全臺學童。透過多元且豐富的科學教育行程,啟發孩子探索未來的無限可能,也為臺灣孕育新世代科學及科技人才厚植知識沃土。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整合政府跨部會、產業與學界資源辦理,每年吸引超過2萬名中小學生上車體驗科學,成為推動臺灣科學教育向下扎根的重要活動。今年適逢科普列車十周年,整體活動不僅結合地方特色,更邀請啟聰學校聽障生、偏鄉及原住民族群的小學生上車體驗,實踐「共好」精神,讓科學教育達到平權,深入各鄉鎮角落。
隨著智慧科技迅速演進,國家培養數位人才的腳步也要加快,並且走在技術與科技的前端。有鑑於此,數位發展部今(2025)年第三年響應參與,並與長期投入科普教育第一線的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洪連輝教授合作,設計4項與智慧通訊相關的基礎科普活動,涵蓋電報機、光通訊、收音機、QR Code密碼世界的科學知識,實驗設計從基礎原理出發,然後以有趣的動手作方式,引領學童學習科學與生活應用的知識。
啟航首日,數位發展部林宜敬部長與數位產業署林俊秀署長親自登上列車,並在行駛至板橋站的途中,與國小學童一同體驗「QR Code密碼世界」活動。孩子們驚訝地發現,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二維條碼,其實隱藏了二進位編碼、定位校正與錯誤更正等精密設計,每一個方格都承載著確保資訊準確與可靠的巧思。
其他三項實驗同樣充滿啟發性。「電報機」活動展現以無線電波傳送資料的原理,孩子們親手發送訊號,感受科技傳遞的神奇;「收音機」則透過天線接收無線電波,將高頻訊號轉換為聲音訊號,讓學童第一次親耳聽見自己組裝的成果;而「光通訊」實驗則揭開光傳輸的奧秘,孩子們認識到紅外光LED如何透過亮暗間隔傳送資料,體會光訊號轉換為電訊號的過程。
數位發展部指出,通訊與資訊安全是國家韌性的命脈,政府正推動多層次網路建設與資安防護,而厚植未來人才正是奠基工程。今年再次隨科普列車出發,特別規劃以通訊原理為核心的實作活動,讓孩子在探索中理解資訊傳遞的關鍵意涵。透過從小培養對通訊科技的理解與興趣,期望未來能孕育更多投身數位發展的專業人才,與世界並肩守護臺灣的數位安全與永續。
隨著科技以驚人速度推進,已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要掌握前瞻科技,必須從基礎教育做起,讓孩子及早接觸並愛上科學,才能為臺灣邁向數位國家奠定堅實基礎。數位發展部相信,透過與國科會及跨部會、產學研夥伴共同推動的「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將持續引導更多中小學生走進科學世界,點燃學習熱情,培育臺灣未來的創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