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 青春接力三十載,共育數位人才,開創臺灣新未來
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及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主辦之「第30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今(1)日在國立臺灣大學綜合體育館舉辦決賽暨頒獎典禮。今年有151校、1,964隊次、9,781人次報名,創歷年新高,決賽共414個國內外菁英團隊同場競技,角逐174個獎項,總獎金約300萬元,競爭相當激烈!
決賽開幕特別邀請到副總統蕭美琴、數位發展部部長林宜敬、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國偉、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林俊秀、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吳穎沺親臨會場,為全場的決賽團隊加油打氣,並一同見證產、官、學、研攜手合作的科技創新力量。
蕭副總統表示,競賽持續辦理30年很不容易,感謝這30年來參與的學校、老師、評審及企業夥伴,長期提供肥沃的土壤孕育人才及創新創意,透過競賽發展出新的商業模式,政府也積極推動AI新十大建設、青年百億圓夢基金,期待協助青年學子的資訊應用與創新成為未來引領臺灣經濟成長及領導世界科技潮流之動能。林部長分享於臺大念書時熱愛與同窗在宿舍徹夜寫程式及參與競賽的時光,希望各位同學盡情享受動手寫程式及解決問題的樂趣,並期待未來團隊的創意可持續商品化事業化。
三十年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匯集了來自臺灣與全球16,422個團隊及作品,超過9萬名青年學子在這個舞台上發光發熱,並且促成1,100件以上的產學合作案中,約有六成成果持續被企業採用,因此本項競賽不只比創新、比科技,更要讓數位應用走入生活、走進產業,為產業注入青春力量。
今年以「鏈結產業需求、驅動創新應用」為核心,匯聚13家企業與政府機關共同設立16個主題,橫跨「AI/生成式AI、資安、開放資料、無人機、智慧健康、ESG、隱私保護、開源軟體、敏捷開發」等領域,涵蓋了從健康照護、智慧製造、數位學習、農業科技、防詐到永續轉型的多元場景。對企業而言,這是一場開放式創新;對師生而言,則是一次貼近產業的實作演練。決賽中更邀集176位產官學專家擔任評審,其中業界評審逾五成,包含多家科技公司高階主管,透過實際交流與專業審查,挖掘具市場潛力的創新方案,強化產學交流的深度與廣度。
競賽自101年起設立「國際交流組」,至今已連續14年推動跨國交流,累計吸引191個國際代表隊參與,今年有來自美國、比利時、西班牙、英國、香港、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泰國、越南等12個經濟體組隊來臺參賽,讓臺灣成為全球數位菁英的匯聚之地。
決賽現場特別設置人才媒合專區,包含友達光電、叡揚資訊、台灣大哥大、神通資訊科技、聯新國際醫院、新加坡商鈦坦科技、鈦思科技、關貿網路、中華資安國際、凌羣電腦、耐能智慧等11家企業及合作單位都踴躍參與,現場互動熱絡,為協助企業預先網羅優秀人才,促成更多產學合作。競賽之後,政府亦積極協助優秀團隊朝商品化、事業化發展,串接創投、輔導資源,及國內外競賽、平台或資金等,至今累計協助73個團隊事業化、71個團隊商品化,促成投資金額超過新臺幣4.18億元,為臺灣創新創業生態注入新的動能。
「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歷經三十年,從校園出發、走向國際,不僅培育一代又一代的數位人才,同時也凝聚了政府與跨界的力量,攜手努力讓臺灣在全球競爭的舞台上持續閃耀。本屆獲獎隊伍名單將於11月3日公布於競賽網站:https://innoserve.tca.org.tw/。